iT邦幫忙

第 12 屆 iThome 鐵人賽

DAY 10
1
自我挑戰組

持續 x 學習系列 第 10

回顧與發現:用 ORID 進行 Reflection

  • 分享至 

  • xImage
  •  

透過前幾天的文章,我們約略剖析了「學習」的流程與結構,在學習循環裡,最重要的環節是 reflection。Reflection 這個字習慣翻譯成「反思」或「反省」,我個人比較喜歡用「回顧與發現」來指稱這個環節,「回顧」是動作的本身, 而「發現」才是目標。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200923/20129237AevKMHLNQl.png

在整個學習流程中,無論是 input 或是 output,反正我們就是做了一堆的事情,而這個一堆事情最後帶來了一個「結果」。

這個「結果」到底是什麼意思?它會如何影響你接下來的學習?就要看在 reflection 的環節,你如何觀看、如何解讀。

Reflection 與做中學

刻意在教育範疇裡強調「反思」這個環節的,推測應該是源起於約翰.杜威 (John Dewey)。

教育系統和教學方法論大約是在 19 世紀現代化的歷程中因社會需要而建立的,大約到 20 世紀初,有一波重新整頓的風潮,其中代表人物有實用主義者杜威 (John Dewey),他強調教育/學習的根本來自於「經驗」。人所擁有的認知、感覺、觀念都有其經驗的起源,杜威據此提出了「做中學 (learning by doing)」的主張,而杜威認為在行動之後的思考,是一種特殊的、比一般胡思亂想更優質的「反思式思考 (reflective thinking)」,在反思式思維裡,你會針對行動過程中的某個問題,反覆辨證,並且為了持續探究,而又導出了下一步行動目標,因此讓行動與結果不斷地循環推進。

這種 100 年前的教育論點,大家當故事聽聽就好,特別爬梳這一小段知識,用意是要強調 reflection 和「做中學」有比較強烈的連結關係——如果你正在攻略的事情,「做 (doing)」的成份特別高,常常需要用 try-and-error 來試試看跑出什麼結果,那麼你要注意,在這類「做中學」的技能訓練裡,需要在 doing / trying 之後停下來,整理當前的領悟,再繼續前進。

如果一直累積 doing / trying 卻沒有停下來整頓學習心得,那就不代表有真正的學習。

思維框架:ORID

做了一堆事情之後要停下來沉澱一下再出發,這個道理我想不需要刻意搬出什麼大理論,大家應該都能接受。

但隨興地胡思亂想,和正經八百地好好沉澱思緒有很大的距離,因此本文想借用一個膾炙人口的 ORID 焦點討論法來說明所謂的「好好想一想」該怎麼進行。

ORID 是為了主持討論,讓參與者聚焦的一種結構,和上述講的 reflection 並沒有歷史淵源,不過 reflection 是自己和自己對話,和別人對話很容易發散,和自己對話更容易發散,因此 ORID 用於 reflection 可謂十分稱手的框架。

在我從事過的教育組織裡,一律都會安排 reflection 環節來讓同學沉澱心得,而我們也會根據不同的情境來設計 reflection 的提問架構,對學生而言,這個環節大概就和「寫心得、說感想」差不多。

但開始援引 ORID 框架之後,可能是因為四步驟朗朗上口的關係,學生比較容易建立習慣,在認知中也比較能夠把「做 ORID」和「講感想」做一個本質性的區分。

因此,接下來我會直接將 ORID 焦點討論法轉移成適用於 reflection 的架構。在今天的文章中,我會先以大家熟悉的 ORID 焦點討論法為起始點,接下來會再針對四個階段進行細部討論,延伸每個階段的重點與訣竅。

先介紹 ORID 這四個字吧!

Objective 客觀、事實

整個 reflection 起始於一個很簡單的提問「你看見什麼」?「發生了什麼事」?

起手式著重在「澄清」與「聚焦」。

雖然從全知的角度,過去一小段經驗裡,有一堆事情發生,但這個時候你會揀選一個焦點,專注在這個焦點上,展開 reflection。

揀選一個關注點,然後單純地描述你看見的事情發生經過,不需要有任何詮釋或個人心得,這個階段著重在陳述,你選擇描述的內容會受限於你的視角,這沒有關係,但盡量就是用客觀的態度,講述事情的經過。

Reflective 感受、反應

在第一段講出了一段客觀描述以後,在第二段,你可以把你自己的反應放進去。

雖然這邊是要描述自己的感受與反應,但並不是說要展開一段浪漫式的情緒書寫,其實你還是在描述「過去那段經驗中,我對外部發生的事情,有什麼感受與反應」,你只是把你自己的感受當成描述的客體而己。

在第二個階段,你聚焦在你自己,但並不需要失去客觀的態度,你在描述過去一段經驗中的你。

Interpretive 意義、價值、經驗

前兩段都是陳述,只是第一段陳述經驗中客觀的事實,第二段陳述經驗中自己的想法與感受,第三段是重頭戲,回顧之後有什麼發現,全看第三段。

第三段的目標是提煉出真正的學習心得。

如果真的只是用 ORID 帶討論,這裡可以是很簡單的提問:「那麼,這件事的意思是什麼?」或「你學到什麼?」小組討論時每個人的觀點不同,輪流發言之後,可能會發生很有意思的觀點激盪。

但如果和自己進行 reflection,你沒有和自己碰撞的觀點,如果停留在這麼開放式的提問,那你提煉出的心得會和第二段幾乎一模一樣。

因此,第三段比較好的切入點,是針對「第一段的客觀事實」和「第二段的個人感受」,展開謁問與辯證。

切入手法可以是:

  • 辯證 1. 和 2. 的邏輯關聯(看到 1. 的事情是否就一定要跑出 2. 的感受)
  • 辯證你剛才在 2. 描述出來的感受,是否就是你真正感受到的感受
  • 如果 1. 和 2. 的邏輯關聯有跳躍,可以重新爬梳 1.,是否還有其他你在描述時忽略的事實,讓你在 2. 會跑出那些感覺與反應

⋯⋯

反正就是一個燒腦的過程,不過這邊建議要限制時間 15 分鐘,因為在剛開始時,可能還不習慣進行自問自答的辯證,也蠻有可能搞成一個更大型的鑽牛角尖胡思亂想,為了避免走火入魔,記得要限制時間。愈想愈苦惱的話,去睡覺比較實在。

Decisional 決定、行動

第四段的提問很單純:「那麼,你接下來要做什麼?」

不管你經歷的第三階段是一個美妙的昇華,還是荒唐的自溺,凡事總要做一個結論。

如果你在第三階段明顯沒有得到什麼好的感受,你也可以決定明天再想想。

但理論上,如果在第三段有重新找出對 1. 和 2. 的詮釋角度的話,通常可以導引出一個和一開始直覺亂想時,不太一樣層次的結論。

小結

以上,我差點錯過了鐵人賽截止時間,今天先寫到這裡。明天開始會再討論不同階段的訣竅。

Reference


上一篇
成長心態 v.s. 定型心態
下一篇
回顧起手式:關注你的位移 (A->B)
系列文
持續 x 學習30
圖片
  直播研討會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